第618章 林叔叔
李光复这人,天生就是个做生意的材料。
不是说这人能拍马屁,而是人家身段该软的时候软,该硬的时候硬,而且精于算计的同时,又不乏人情味。
燕京三李的名号叫了一年多了,李成儒的特别特火遍全城,出门开的都是大奔,李光复要论起身家,一点不逊于李成儒,却始终开着他那辆大发,而且在很多事上仍旧亲力亲为。
八九十年代发家的老板,大部分都挺不到两千年之后,能活到林为民穿越前那个时候的,更是凤毛麟角。
为什么?
说白了就是风口上的猪,凭着一股闯劲出来了,但眼界和手腕根本不足以匹配自己的财富,再加上人飘的厉害,稍微遇上点挫折,立马就被打回了原型。
李光复现在少说也是千万身家,却依旧如此低调,由此可见其心性不凡。
碰了一杯酒后李光复又说道:“林老师,您怎么看现在的房地产市场?”
林为民表情诧异,“我一个搞出版的,这种问题你问我不是问道于盲吗?”
李光复却道:“您虽然不干这行,但您眼光卓绝,我认识的做生意的老板那么多,但像您这样有见地的人却很少。”
“你少给我戴高帽。”
“这怎么能是戴高帽呢?我这都是真心话。”
两人拉扯了几句,李光复真心求教,林为民勉为其难道:“对这些东西,我确实是个门外汉。不过你要非得让我说,我只能简单说点我能看到的东西。”
李光复的眼睛亮了起来,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姿态。
“近两年时间以来,现在全国各大城市的房价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扬,有的城市涨幅甚至超过了50%。其中有很大的原因是海南的房地产大潮带起来的,海南这两年大兴土木,带动了广西、广东两省的市场,然后又间接带动了全国其他城市的市场。
我听说了一些海南那边现在的情况,去年海南的固定资产投资只有不到九十亿,但房地产投资占了一半。去年年中的时候那边的房价已经炒到了1500块一平,到了年末就已经达到了2500块钱一平。
这样的现象是极不正常的,在居民收入没有大幅提高的时候,房价却大幅上涨,这里面必然存在大量的泡沫。
单说海南一地,居民年均收入还不足2000块钱,房价却高达2500块钱一平,而且这个价格还在以疯狂的趋势大幅上涨,也就是说,普通居民一年的工资收入还买不起一平的房子。”
听到这里,李光复的表情严肃了起来。
“伱问我怎么看房地产市场,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还是要分开说。如果只说海南及受海南影响的周边省份和城市,我认为其房地产市场是存在着大量泡沫的。
如果放眼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的房价只是受到海南房地产热潮的边际效应影响,存在少量的泡沫。”
听完林为民的分析,李光复沉思片刻,然后对他说道:“不瞒您说,最近有几个朋友撺掇着我到海南去拿地搞房地产开发。就像您说的,海南现在的房价都涨到没边儿了,而且地价也在疯狂上涨。其实大部分的开发商没几个是真心做地产的,大家都是在卖楼花,有点像……像……”
“击鼓传花!”
李光复一拍巴掌,“没错,就是击鼓传花。只要倒一手,就能赚几万、几十万甚至是上百万,所以才有那么多人趋之若鹜。”
林为民微微颔首,又说道:“海南这种情况,其实我们应该都听说过类似的事。”
还没等李光复说话,郑国抢着说道:“丹东君子兰。”
1978年,丹东出现了君子兰交易市场,其后在有心人的炒作之下,君子兰价格一路走高,引发大量投机者进入市场,一盆珍品君子兰的市价可以达到十万元。
有人甚至将君子兰称为绿色金条,直到1985年,政府在疏导无果后,最终采取行政手段抑制超高的花价,君子兰在一夜之间贬值99%,终于得以恢复正常的价格。
但也因此,有很多炒家倾家荡产。
“不光是君子兰还有荷兰的郁金香。”刘海燕也说道。
荷兰的郁金香泡沫记载在中外的历史书和教科书上,人尽皆知。
“泥轰的房地产也是这样吧?”
刚刚过去的1991年,泥轰的房地产来了一次大跳水,无数炒房者倾家荡产。
林为民这时说道:“一旦市场过热,就不是供需关系决定价格和市场走势,而是绝大多数的投机者来决定,直到泡沫破裂的那一刻。”
李光复想到这些活生生的例子,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恐惧。
“我们都能看明白,海南的地产商不会连这都看不明白吧?”曲小伟问道。
“他们当然都看的明白,只是被贪婪蒙蔽了双眼。”林为民说道。
众人听着他的话,不由得点了点头。
一夜之间就可以赚十万、百万,谁能拒绝这样的诱惑?
大家都认为自己是能赚到钱的那一个,都不认为房地产的泡沫会在自己这里破裂。
李光复对林为民说道:“听了您这一番话,真是醍醐灌顶,这趟浑水我可不能趟。”
“房地产不是不能做,只是不能抱着投机心态去做,这行虽然有金融属性,但归根结底是实业,否则早晚是要出问题的。”
李光复点了点头,“您说的对。”
刘海燕拉着曲小伟说道:“你听听,你听听,做生意是那么好做的吗?”
“我就开个饭店,又不是搞投机!”
乔迁宴在众人的聊天中结束,大家吃完了饭,帮忙收拾了之后才离开。
林为民回到家中,晚饭过后,有人敲响了院门。
孙姐去开门,是汪硕带着沈絮佳和两人的女儿。
沈絮佳进来之后就拉着陶慧敏聊天,嘘寒问暖的关心她现在的情况。
汪硕将手中提的皮包还给林为民,林为民接过皮包,揶揄道:“行啊,借了东西还知道还呢?”
元旦的时候,汪硕借口跟江文打赌,把他那套《新刻金瓶梅词话》借走了,本来说半个月就还,到了半个月也没动静。
林为民打电话去问,汪硕说再看几天给送回来,结果这一拖就是一个多月。
“我这不是看个新鲜嘛,瞧你这小气样,都说越有钱越抠!”
“你还有理了!”
两人互损了几句,汪硕又从兜里掏出一盘卡带来。
“哥们儿也不白看你的书,看着没?我刚出的专辑,用的全是歌星,第一盘就送给你了。”
林为民眼神不屑,“看看你这玩意设计的,土了吧唧的。”
汪硕也不在意他的挖苦张罗着把林为民家好长时间不用的录音机搬了出来,要给大家放放他的专辑。
这几年汪硕在国内红的发紫,在燕京文化圈更是张扬,结识了不少文化圈的人,拍电影的、拍电视剧的、唱歌的……
去年汪硕跟一帮搞音乐的在一起玩,灵机一动,就想弄个专辑,让别人谱曲,他来填词。
汪硕找的几个曲作者都是这几年活跃在乐坛的一线作曲人,如三宝、董兴东。
给他唱歌的几个歌星来头也不小,那英、韩磊、腾格尔、朱桦。
所有的歌都是以他的小说名字来命名,连专辑名字用的都是他的小说名,《玩的就是心跳》。
现在专辑终于弄出来了,他迫不及待的想跟林为民炫耀炫耀。
录音机内传来音乐声,典型的九十年代编曲风格。
“我寻着来路踏上归途
我背对未来问向去处
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值得认真
……”
凭心而论,汪硕这张专辑虽然是在玩票,但质量还是不错的。
唯一比较可惜的是,歌曲旋律不太朗朗上口,要传唱还是差了点意思。
汪硕一边听着音乐,一边跟林为民吹嘘着他这张专辑的厉害之处。
林为民不混音乐圈,对他说的内容左耳听、右耳冒。
等汪硕炫耀的差不多了,他又问林为民道:“下周周末有空没?”
“什么事?”
“聚一聚呗,这么长时间都没聚了。地方我都找好了,就去昆仑饭店,海晏在那混的开直接让他签单!”
汪硕说着脸上带着几分鸡贼的笑容。
“行,到时候我过去。”
在林为民家吃了顿晚饭,汪硕带着妻女离开。
翌日上班,林为民刚开完了会,在走廊上碰到总编室的人,告诉他有人找他。
“说是您同学的儿子,叫黄家男。”
林为民闻言恍惚了一下,脑海中泛起多年前在文研所的回忆。
他走进总编室,眼睛扫了一圈,看到了一个眼神身形瘦削的年轻人。
“黄家男。”
黄家男抬起头,一眼便认出了林为民,“林叔叔好!”
额……
两人没差多少岁,这声叔叔叫的他猝不及防,林为民迟疑答应了一声。
林为民领着黄家男进了自己的办公室,给他倒了杯茶。
“这回来燕京是出差?”
“是。”
“你爸现在怎么样?身体还不错吧。”
“还凑合,大病没有,小病不断,都是年轻时候攒下的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