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小说手机

  |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四十二章 归来行(8)

加入书签 | 内容报错

第502章 归来行(8)

谢鸣鹤的回归极大的震动了邺城与黜龙帮上下。

原因很简单,首先,江东谢氏的名号太大了……张行自号黜龙,本意是要尽量减少人身依附和阶级差异,但能把这个当做终极理想和目标,本身就说明这个时代人跟人的等级差异是沁入到骨髓的。

而这种差异,在核心表现上自然是政治集团垄断一切利益,但在民间的视角里,更直观的表现却是这些世家大族的“高级性”。

崔傥为什么反?

理论上黜龙帮跟他们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但是经历了几朝的崔傥却敏锐的嗅出了许多让他不安的气息……比如说,即便是清河崔氏在大魏一朝被打压到极致,可跟关陇贵种联姻依然是可行的,嫁女儿嫁到东都西都依然常见,可程大郎娶了一个崔氏女,却反而遭到了张行警惕和打压,这算什么?

再比如说,黜龙帮进取清河,不是把崔氏做拉拢的对象,而是做假设敌对的对象,这又算什么?

还有,你既要拿河北做根基,就不说什么豪强盗贼满堂坐了,房氏这种清河本地的二流世族都挤进去四五个大小头领,要领兵有领兵的,要管理地方管理地方,崔氏为何反而不如房氏?

世族世族,尤其是这种文修世族,根基便是礼法、家学、婚姻、宦途……如今这世道往下滑了几百年,礼法什么的莫说这些世族了,全天下都无;家学则是自家事,你爱修宗师修宗师,爱培养文法吏培养文法吏;剩下的命根子就只是婚姻和宦途,却都被你张行给威胁到了!

所以,人家清河崔氏是真的冤,崔傥反水的责任全在他张行!

你凭什么不把人家当棵葱?!

而回到眼下,谢氏这种地位的世族,而且是江东的顶尖世族,主脉嫡枝扔下盘踞了几百年的江宁,几乎算是举族投奔邺城,都足以证明一些东西。

其次,谢鸣鹤本人请假之前,李枢都还没跑,更不要说后来的行宫事件了,甚至他当日走时,正是人心有些荒疏的时候……当时就有流言说,谢鸣鹤请假南下怕是要一去不回……结果人家非但没有一走了之,反而带着家眷回来,而且好巧不巧成为了第一个把家眷带入邺城的外地籍贯大头领,那敢问这谢总管算是何等的革命觉悟呢?!

正准备回济阴的单通海都懵了。

一个个的,干什么呢这是?

而在陈斌的建议下,所有正在邺城的黜龙帮大小头领却是再度齐出,在张行的带领下往城北出城相迎。

随即,由曹夕出面,将原本邺城行宫大使吕道宾的住宅官卖给谢氏,而无妻无子的谢鸣鹤在晓得行宫之事后也毫不拖泥带水,让自己守寡的婶娘带着两个未成年的侄子侄女入住了其中。

谢鸣鹤既归,委实有锦上添花之态,邺城内外人心也从之前的荒疏变成热烈,张行放下心来,便要东行登州的,只不过,可能正是因为之前气氛便已经鼓动起来,所以不止是一个崔肃臣巡审,许多事情都已经被一件件的顶了上来。

张行既要走,不免要做一个批示。

经过张行、雄伯南、陈斌、徐世英、单通海、李定、窦立德几人的小范围讨论,最后通过的临时举措一共有十二项,分别是:

刑律部总管崔肃臣提出的巡审计划——张首席讨论完毕后,在传达到大行台文书部的文书上,除了正式的同意与签名外甚至还有个附带批示:崔总管专心专意,《黜龙律》必然大兴于世;

蒙基部分管张世昭提出的,给冬日筑基开蒙的少年们统一冬衣计划——张首席批示:官服可以晚一些,这个要放前头,而且要够漂亮;

军务部总管徐世英提出来的……没错,就是徐大郎提出来的,按照这一年的收成,将对应比例的陈米碎渣拿出来酿酒,一方面是为了获利,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民间部分富户拿新粮酿酒的计划——张首席批示:徐大郎文武兼备,非是一般头领器量;

还有文书部总管陈斌,他建议年末时,从现有的地方官员、吏员、中级军官中,以舵主身份为准,提拔出两到三位头领,并形成定例,以激发中层军官和中层地方官吏积极性——张首席批示:陈总管高屋建瓴,能从最高处做事,极其难得;

军械战马部张公慎也提出了,利用这次从禁军中俘虏的工匠,仿照济阴制衣场、将陵大铁坊,将各地的军工坊专业化,譬如将陵那里除了农具家用外只做长短武器,而齐郡那里除了农具家用外只做铁裲裆,登州那边多做皮具,济阴多做布衣,并且在基层集中,却在宏观上分散,最后将具有复杂工艺的高级军工……譬如明光铠、弩机、马铠、长槊,集中在邺城周边的一系列举措——张首席批示:此类举措要看具体情形,因时因势而为,而公慎此时提议正得要害,其人如其名,通公晓义,谨慎细密,所以托付军工,岂能以寻常武夫相待;

济阴行台指挥、龙头单通海提出,李枢既去,当安定人心,应该事止于此,继续以房彦朗为行台文书分管领荥阳太守——张首席批示:只要人家乐意,自然没问题;

武安行台指挥、龙头李定提出,他已经注解完毕了一本唤作《易筋经》的书,可以给蒙基部与帮内修行者参详,对奇经求证凝丹的修行者应该大有成效——张首席批示:他还记得此事,难得;

王翼部分管马围提出,在大河设置多处永久性浮桥,甚至建城,在河北、河南设立兵站,以备来年开战方便兵马输送,同时防备凌汛期被分割——张首席批示:可以先建浮桥以防凌汛分割,兵站挑重点慢慢建造,城池不是不行,但可稍缓,薛常雄之案,军事三分,政治七分,马分管勤勉是好的,但不必纠结一时,此次可以随行登州,事情交给冯分管来做;

军法总管雄伯南的提案简单些,他认为,虽说如今大略是歇息修养半年,年底再开大会,但头领以下的功勋应该先通知到位,地方上也应该提前做好田产清查,确保届时授田不会出现无田可授的局面——张首席批示:天王思虑周到,赏罚是胜负存亡之根本,切不可轻忽,应该同时加紧准备各类勋章以备年底授勋,并让户部总管邴元正与仓储后勤部总管曹夕商议增加军功恩授的多样性;

卫疫部分管庞金刚与玄道部分管白金刚联合提议,除了往历山收拢帮内兄弟尸骨并例行祭奠外,还应该在河北、河南地界大举收拢无名尸骨,统一集中安葬,并做仪式祭奠——张首席批示:极好建议,可以立即让下面人先做施行,而且应该常态化,不必急于一时,几位金刚先辛苦东行;

仓储后勤部总管曹夕也有建议,乃是提议部分公中商铺在短期内无法出售、出租时,适量开放租给帮中直属工场,如內侍军的丝织场、济阴的制衣场、将陵的农具场等等——张首席批示:可以大胆一试,但一定要账目清晰,公私分明,收放自如;

最后,还有张行本人提出的一条,也就是在邺城行宫养奶牛的计划——张首席也自行批示:或许有大用!

竟然也给过了。

其实,除了这十多条外,短短几日内,其余还有二十几条建议成文,却根本没有通过,其中纷原因繁复杂:

一部分是诸如贾务根自请辞去领兵头领、建议牛达升任龙头、秦宝做大头领这种顺理成章到虚浮的内部人事调整建议,多被张行推到了年底;另一部分则属于是针对薛常雄的计划讨论,窦立德、李定、马围、刘黑榥,包括陈斌,都提出了许多针对性的建议,从军事到外交到间谍到政治承诺权限,什么都有……却被张行统一给压住了。

暂时不论。

当然,还有一些不乏离谱的建议,比如新来的文书封常就建议,收纳已经退位的原大魏小皇帝与太后,还有牛河牛督公为头领、大头领什么的……不是不懂他的意思,牛河战力难得,也能安定一些大魏体系出身的人,但还是觉得荒唐。

还有内务部的张金树带来讯息,东都大将郑善叶,他之前被黜龙帮俘虏过,按照合约带领俘虏被释回后第一时间是想投奔白横秋的,结果司马正手段利害,第一时间控制了所有东都军俘虏……而相比较于段威的倚老卖老,屈突达的沉默服从,郑善叶便明显有些不安,如今因为被移动到龙囚关驻扎,居然寻到了张金树,想要投降换个大头领。

连河间都要放到明年处置的张行能答应他就怪了。

比较敏感的建议在于大行台的组织架构上……当日这个事情完全是赶鸭子上架,都来不及讨论的,而到了现在,就有人建议增设一个礼部,或者说是大义部之类的存在,还有人建议增设一个吏部或者人事部的存在,建议设立专门的靖安部的人也有,争议都比较大,也都被张首席推到年尾了。

倒是一直空缺的军情部,大家心知肚明,这可能是张首席留给阎庆阎头领的萝卜坑,接到白总管后,阎庆便可顺理成章出任,或者让张金树转到军情部,阎庆出任内务部……所以,居然没有人提。

事情讨论完毕,张行便发出批示文告给陈斌这个文书部总管,自有陈斌通过大行台再做分派和执行,而张行本人也不再犹豫,通过大行台军务部点起了十二营军马,往登州汇集。

十二营兵马则分别是:

王叔勇营、芒金刚营、刘黑榥营、徐师仁营、李子达营、高士通营、王雄诞营、曹晨营、苏靖方营、樊梨花营、樊豹营、贾务根营。

兵马以强将精兵为主,兼顾登州地理,其中颇调度了四五个驻扎位置在登州周边或者与登州有渊源的营头。

军令既发,张行也不等待这些部队汇集,而是带着秦宝、马围、白金刚、庞金刚等人在张金树的护送下先行启程,却是在两日行程后与张金树分离,转而在黎阳上了鲁大月的水营船只,然后挂上那面红底“黜”字大旗,便顺流而下……同时,雄伯南也率领数骑另道而去。

秦宝随着张行这一走,自然是恰好又错开了月娘的入住。不过,莫说张行,便是船上其他人都能看的出来,秦二郎是真的归心似箭——他已经有足足八九年没有回登州了。

而这么一说的话,张行从登州那片山中钻出来,也有个八九年了。

人都老了。

大河奔涌,船只顺流而下,虽称不上千里登州一日还,却也可以每日轻过十数城镇,上船是中午,傍晚就到临黄(武阳郡),第二日晚间就到四口关(济北郡),第三日就是鹿角关(渤海郡)……沿途摒弃了所有地方上的巡视与召见,行台指挥也没见,历山也没去参拜,就是每日白天放舟东进,晚间宿在渡口。

时值仲秋,草木颜色不一,河畔芦苇丛早已经发黄,岸边大树却还是青绿居多,不过,对于航行在大河上的人而言,真正构成两岸主色调的,却是收割后一望无际的黄褐色田野与蔚蓝色的天际。

“可惜。”这日再度启程,风和日丽,船头上,张行望着收割后的田野,忽然来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言语。

“什么可惜?”临近家乡,或者说已经算是到家乡的秦宝明显不解。

“你不知道吗?”张行嗤笑一声。“幽州以南,都是可以种双季庄稼的,这两边本来是可以绿油油的……”

秦宝想了一想,看了看周围的田野,缓缓摇头:“我虽是少年才开始务农,但也有七八年辛苦,并没听过什么双季……那应该是江南或者淮南的地界吧?”

“一百年前吧。”张行若有所思。“我在靖安台看文档的时候看到的,双季庄稼就出来了,从南方开始出来,立即就往北方漫延,于是不过又数十年而已,就几乎铺陈了整个天下。”

“那为什么后来没了?”秦宝不解。

“因为北方的大周马上就塌了,天下大乱了……先乱杀了十几年,相互杀的人头滚滚,等到司马洪、高浑分据东西,一个不得不启用府兵制,另一个要以河北、晋地来养北地、巫族的部落与战团,自然就会察觉到,若是都种两季庄稼,田野耕作接连不断,出兵的时间便大大受限,连冬季演武的地方都没有,于是不约而同重新换回一季庄稼……再加上两季庄稼确实伤地,收成只是稍多几成;人口因为战乱减少,相比较耕地利用,更多是人力要紧,也就执行到了如今。”张行娓娓道来。

很显然,来到这个世界八九年了,有些事情早就了然于心,以至于轮到他跟土著人物做历史介绍了。

秦宝点了点头:“这倒是合情合理……现在也是这样,打仗、演武、人少地足,确实没必要搞这个……不过一旦安定下来,人口涨的也快,到时候就要考量种双季了。”

“不错。”张行幽幽道。“全天下安定了,就可以减少常备兵马,只维持少数精锐,然后自然可以用心在农事、商事、工事,还有探索上……不过后几样是需要农事先提供人口才好做的。”

秦宝终于从对家乡的渴望中回过神来,然后若有所思:“我本以为三哥是看田地空闲才有此言,现在怎么听着是从别处感慨过来的?”

“我是来到这里,想到了咱们初见,想到了我从前面那山中出来,想到了东夷,想到了三征,想到了曹彻固然是个混账,但无论如何总要灭了东夷的。”张行平静来答,却在话语未尽时便再度看向了大河南岸方向。“天下一统的意义,再怎么高估都不为过。”

秦宝未及点头感慨,便也随之看向了南岸。

闲谈之中,彼处金堤之上,不知何时多了一队骑士……具体来说,是一队少年骑士。

这些骑士骑着各色马匹,穿着五颜六色,装饰奇形怪状,也没有队形,只是呼哨着沿着金堤奔驰,与船只相隔着两三百步的距离平行进发。

而且,少年骑士的数量似乎还在不停增多?还有人在表演马术?

“这些人什么来历?”张行也觉得古怪起来。

“自然是登州的少年郎。”秦宝叹了口气。“算算时间就知道了,三征后各路义军围攻登州,算是第一个被攻灭的总管州,整个登州也沦为白地,那个时候逃到徐州的人极多……现在徐州也算是黜龙帮的地盘,他们自然也就回来了,恰好也长大了,能骑马了。”

“原来是刚回登州的本地游侠,也算是有名的本地特产了。”张行恍然之余又继续来问。“他们这是做什么?”

“反正应该不是程大郎派来刺杀三哥你的。”秦宝看了看船只桅杆上挂着的大旗,似笑非笑。“如我猜的不错,他们应该是想向张首席展示才艺……一征的时候,我记得有个叫段英的,才十四岁就到了奇经修为,靠着在达官贵人旁纵马挥舞双戟,直接应募从军,还替他父亲挣了个小官,如今却不知道在何处了。”

张行恍然,然后抱着怀看了一会……但他的马术审美能力委实跟不上潮流,只看了一会便觉得意兴阑珊,只一回头看到秦宝看的入神,反而失笑:

“二郎,你当年这么大的时候,是不是也是这般形状?”

秦宝连连摇头:“我当年就是看到他们整日这般形状,才辞了程大郎回到村子的。”

张行点点头,复又来问:“这么说,这些人果然是程大郎的手笔?”

“程大郎如今管着登州军政,未必是当年的做派了。”秦宝摇头道。“应该是咱们得旗子太显眼了,但也不好说……关键是三哥你的名头已经是甲天下的那份了。”

正说着呢,隔壁船上刚刚凝丹不久的白金刚忽然腾空过来,落船便问:“首席,马分管让我来问,以防万一,马上到蒲台,咱们要不要先在北岸登陆,在北岸准备妥当,等到渤海平原的几个营到了,再去南岸?”

“不至于此。”张行摆手拒绝。“还是按照原计划,从蒲台那边直接上岸往南去登州。”

白金刚没有继续坚持,而是跃回了自己的船只。

秦宝眼见如此,终于面色古怪起来:“我怎么觉得不止是三哥怕死了,其余人也都担心三哥在登州出事?程大郎就这般不值得信任?还是你们有什么情报?”

“我是信得过程大郎的。”张行无奈解释道。“但问题在于,一则,他们既请了我入住行宫,自然便开始担心我性命了,就像你说的,我自己也怕死了,一个意思;二则,李枢既走了,如今程大郎这里怕是就成漏勺了……便是信得过,也是他破绽最多。”

秦宝这才醒悟。

船上插曲没有结束……原因很简单,就像秦宝猜的一样,这些刚刚回到登州的年轻游侠们就是来做才艺展示的,就好像十几年前的那个投军的段英,也好像八九年前跟着靖安台走了的秦宝一样,这似乎是他们的传统。

而张行一行人于中午在蒲台地区的南岸登陆后,也没有驱赶这些年轻游侠,甚至还让秦宝出面与这些人做了些交流,这使得他们更加振奋,人数也越来越多,以至于马围、白金刚等人多次提醒张首席注意安全——最终,这种焦虑与欢快热闹并存的气氛,随着仓促得到消息的程大郎率领百骑于道中仓促相会达到了某种高潮。

“首席。”

程知理何等精细人物,如何不晓得李枢的逃亡外加邺城的种种动静,又如何不晓得眼下这个场面有些超出控制,却是远远便在路旁翻身下马,恭敬大拜。“听闻首席入了邺城,我在登州不胜欣喜!”

张行见状也翻身下了黄骠马,远远来笑:“是该欢喜,邺城行宫里也与你留了住处……赶紧起来吧,咱们黜龙帮里,哪有大头领给其他人下拜的道理?”

程知理晓得张行做派,赶紧起身,接着来笑:“首席说的是,也是我知道首席到来,心里高兴。”

马围没有吭声,白金刚便有些皱眉……前者还是纠结于之前被司马正骗过之事,想要找回自己价值,后者则是天然看不惯程大郎这种做派。

而张行点点头,故意装作没有察觉到两位头领的不满,只和程大郎一起看向了身侧的秦宝。

这是三人第一次相聚,但两两之间却都已经相识许久,实际上,张行便是从秦宝口中知晓的程大郎,这才有了当年专程寻人的经历。

然而,两人看向秦宝后,却惊讶的发现,多年后归乡还见到了故人的秦宝丝毫没有理会二人,只是骑在斑点瘤子兽上眯起眼睛,盯住了程大郎身后的骑士队伍……具体来说是其中几人。

“正要与首席做交代呢。”程大郎反应快,赶紧介绍。“首席以登州空虚让我来做戍卫,让我起四个戍卫营……虽是戍卫,却也不敢怠慢,一心想着招募些强兵强将,这几位都是昔日我在登州便结识的豪杰,当初登州刚乱的时候逃到了它处,如今回来,便被我扯住了。”

张行顺着对方介绍瞥了眼对方身后的近百骑,心中毫无波澜,他如何不晓得程大郎这厮是想着他那营如今归到周行范手里的骑兵呢?

明明是戍卫营,也要再弄个几百骑,还要有修为的高手。

正想着呢,程大郎便招手:“老郑,来见见首席。”

张行也便也收起多余心思,堆上笑脸,在众人簇拥下来看向那几名骑士。

然而,被点到名的那名骑士居然畏缩不前。

张行愣了一下,回头看了下扶着马侧挂锏的秦宝,再回头来看那几名骑士,心中依然毫无波澜,只是觉得无语……另一边,程大郎回头看了眼自己专门抬举的昔日登州游侠头目,如今刚刚招募的骑兵近卫,心中却是一凉。

场面则一时莫名僵住了。

连更外围的那些少年骑士们都察觉到了某种气氛的不对劲。

秦宝终于冷笑,却直接抬锏:“郑二,你如今既是帮内军官,来见首席却畏畏缩缩是个什么意思?”

那郑二郎还是僵在那里。

这下子,马围与白金刚、胖金刚也各自怒目起来,马围更是抬手要说什么。

程大郎晓得出了事情,却是毫不犹豫,直接折身入阵,然后只是一伸手便亲自将此人从马上拽下。

就在张行抵达登州,然后立即逼的程大郎这位心腹大头领陷入到疑虑状态之时,幽州一地,刚刚抵达幽州城的李枢、崔傥等人却与幽州主人罗术显得宾主尽欢……中午刚过,双方便宴饮妥当,转而上了茶水。

而稍作犹豫,随着罗术眨了下眼睛,坐在大堂右手下方第二的幽州右都督白显规忽然开口向对面之人发问:“李公与那张行一起创业,能否教教我们这些幽州军汉,那张首席到底是何等人物?又该如何应对?”

坐在左手第二的李枢闻言捻须来笑,却并不直接做答,而是在扫视了一眼对面的许多幽州军将后反问了回来:“那敢问白都督,你以为张首席是什么人物呢?”

白显规沉默片刻,认真作答:“我以为,张行此人乃是数百年难得一见的绝世之英杰,文韬武略倒是其次,关键是极擅笼络人心,而且心中似乎早就窥破天命,知道要成大势什么为主什么为次,什么可以舍什么一定要留。

“就好像一开始,听说他都点了太守,又是白公的女婿,却什么都不管,直接弃了这些到济水寻那些豪强做盗贼……这事当时怎么看怎么不对,但事后来看,却是河北、河南百姓士民恨大魏入骨,数年内义军蜂起,接连不断,而大魏官家却疲于奔命,渐次衰弱,所以以义军起家实际上远胜过以官军起家……他就是靠着这个轻松越过了许多官家豪杰的。”

“那张行恐怕真是黑帝爷的点选。”这时候,坐在右侧首位的幽州大将、左都督魏文达忽然插嘴,按照之前介绍,这位幽州第一大将随着幽州重新整合完毕,已经快到宗师了,这也是罗术的倚仗之一。“不然他一个北地小子,不过是在靖安台呆了三年,如何就能这般通晓政治,硬生生弄出来一个黜龙帮?依我看,这必是至尊亲授的学问。”

此言一出,周围议论纷纷,却多是附和魏文达,只有少数几人沉默——譬如侯君束,这厮坐在最外面的位子上,几乎要坐到堂外去了,闻言实在是忍不住撇了下嘴……他可是北地厮混长大的,又是亲眼见过张行的,如何不晓得张行的做派跟北地的做派表面相似,本质不同呢?

不过,也由不得大部分人都这般想。

一来,幽州在河北与北地中间,受黑帝信仰影响极大,天然会计较这个;二来,张行和黜龙帮的崛起过于匪夷所思,最起码对于他们来说显得匪夷所思……你既是黑帝爷的根基,官府的路子,却弃了这些,以盗匪义军的身份起事,然后也不称孤道寡,也不阴谋诡计,甚至修为似乎都是靠着地盘后发撑起来的,结果这么年轻,就步步为营到了目前天下四分有其一的地步,委实让他们难以理解。

议论声中,李枢一早将目光斜到了主位上的罗术脸上,而后者只是一开始听到“点选”二字眨了下眼睛,后来就一直表情从容的来看这些议论纷纷之下属了。

李枢见状,心中冷笑一声,复又捻须开口:“罗总管听说跟张行也有交情,敢问总管怎么看此人?”

堂上立即安静了下来。

罗术闻言则笑了笑,然后缓缓开口:“不瞒李公,我当年看走眼了……当年只觉得这小子足够聪明伶俐,通晓政治情势,算是个人才,甚至把他做智囊,却并没有把他脱出我那妻家外甥与我犬子后辈的圈层,以至于等他忽然打到河北的时候,完全措手不及。”

侯君束瞥了眼自己身前的罗信,前者清楚的看到,这位幽州的天公子,听到这段话明显双肩抖动,似乎是恐惧,又似乎是愤恨,根本不像是一个年纪轻轻便凝丹乃至短短数年内便直奔成丹、如今已经是罗氏幽州霸业根基之一天才高手该有的表现。

“后来呢?”李枢当然不晓得门口那点动静,只是继续追问。“黜龙帮过河北也有三年有余了……罗公后来又如何看他这人?”

罗术沉默了片刻,缓缓来答:“确实是个超乎想象之人……不承认也不行吧?”

“确实,不承认不行。”李枢平静应声,却明显音量大了起来。“依着我说,张行委实为超世之英杰。”

“那我们该怎么应对一位超世之英杰呢?”罗术正色来问,似乎并不是在开玩笑。“投降吗?若是投降,我能做一个行台指挥领龙头吧?”

“罗总管,在下还没有说完。”李枢扬声做答。“张行这个人,的确是超世之英杰,但凡人超世,非大毅力、大决心、大气运者,反必遭重厄。何况,张行自视过高,他便是超世,也只是到了祖帝身后继业英豪的地步,结果呢,他自己却常常自诩能证位至尊,抢在三辉之前,先与四御平身……这不是自取灭亡的预兆吗?”

堂上众人各自凛然——比起黑帝点选,想跟黑帝爷平起平坐的疯子,似乎就没那么可怕了。

罗术也精神一振:“如此说来,张行并非毫无破绽?”

“岂止如此,连我都知道那张首席破绽多多。”崔四郎也忍不住插嘴了。“譬如说,白都督说他能得人,这是实话,但他也只是外宽而内忌,一来不能容忍稍有触他方略权位之人;二来刻意放纵属下组建派系对立,防止这些豪杰威胁自己,却又使得帮内内耗无度。”

不少人都点头认可。

这的确是实话,黜龙帮的派系斗争是出了名的,而这位崔四郎的描述也是符合他们认知的,至于不能容忍特定的人,更是不用有丝毫怀疑,因为眼前这几位就是明证。

罗术也缓缓点了下头,却又摇头:“确有其事,但之前我们就在前线,如何不知道黜龙帮虽有派系纷争,可临到生死关头,总还是会团结一致呢?单通海逆李公你的命令,率军北上,正是那战能反复的根本所在……若非如此,我与薛公又怎么会自保而退呢?”

李枢干笑了一声:“那是生死存亡之时,自然会团结,但若是攻出来呢?若来打河间与幽州,河南的几个行台还愿意为河北那几家拼命吗?机会便有了。”

罗术再度点了下头,却没有接上这个话题,而是继续来问:“还有别的破绽吗?”

“有。”李枢正色道。“非只是外宽内忌,而且还好谋独决,繁文多事,轻而无备。”

“繁文多事我知道,黜龙帮的会太多了,好谋独决是什么?”

“繁文多事不是说开会,好谋独决才是说开会。”

“哦?”

“黜龙帮喜欢开会,张行也经常把事情推给会议,让大头领们与头领们来商议,但名为商议,却只是喜欢听大家的谋略建议罢了,真正决断时从来只是一意孤行,然后借开会来堵大家嘴罢了。而且,无论事后情势有没有发生改变,大家又有没有什么新的计策,他都只是听而不从,就是要一心一意按照自己之前的想法坚持下去……这便是好谋无绝,当然也是一个大大的破绽。”

“原来如此。”

“至于说繁文多事,乃是他设计官制时迭屋架构,好好的六部不用,却硬生生弄出来十几个部……这还不算什么关键,最要命的是,这是乱世,是大争之世,是刀兵谋略来决天下的时候,正该把一切心思都用在军事上,他倒好,总是想着搞什么全民筑基,搞什么《黜龙律》,甚至想着修水利……我不是说这些事情不对或者不好,实在是不应该此时来费心力来做。若天下一统,四海晏然,再来做这些不好吗?”

“说的好!”罗术精神大振。“确实如此,确实如此。”

“还有轻而无备,说的是他平素喜欢摆出亲民简朴的做派,却又经常随意行动,而且防护极差……这种做派,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于四方。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罢了。以我来看,他迟早要被刺杀个几回,只是不晓得会不会得手罢了。”

“如此说来,可以尝试刺杀?”罗术明显一愣。“但他不是宗师吗?还有伏龙印在手?”

“伏龙印那一战后便碎了,他也不是宗师,只是有些说法的成丹罢了。”李枢自然不会遮掩。

众人轰然起来,而罗术也若有所思,俨然心中大动。

“但我并不建议罗总管行刺杀之法。”李枢话锋一转。

“何意?”罗术正色追问。

“因为此事到底是个赌,而且赌赢的面太小了,偏偏黜龙帮强横,论及军事、财赋,幽州不过黜龙帮三一之数,一旦事败,便无转圜余地了。”李枢认真提醒。“反正他轻而无备,自然有有心人会尝试刺杀的,咱们看着便是。”

罗术不由来笑:“话虽如此,可让两家没有转圜余地,不是李公所求的吗?”

李枢大笑:“罗总管太小瞧我了,我既至幽州,便要想着如何让幽州能胜,怎么能因为个人私怨而陷幽州于无谓之险地呢?”

罗术立即颔首,复又反问:“我果然能胜?”

“张行有此四败,罗总管自然有四胜。”李枢即刻提醒。

罗术点点头,认真思索片刻,再度来问:“便是如此,又该如何施展呢?先与黜龙帮做臣服吗?可若如此,李公如何能在我们这里立足呢?”

李枢再三笑了笑,便将自己想好的那个南援薛常雄,北取北地的计划说了一遍,却没有提及要罗术主动居于薛常雄之下的说法。

而此言一出,堂上气氛倒也严肃了不少,虽有议论,也都严整有序了不少,看的出来,许多人都明显动心——作为一个军政实体,于乱世之中能有一个可行性计划当然是好的,但计划是否可行大家也都疑惑。

便是罗术也只是认真听了些议论,然后称赞了李枢有大智慧,却并未直接表态,搞得李枢也不好说什么慷慨激烈的话。

不久散场,自有人将李枢送入精美客房,而后者愕然发现,宴席中一直没吭声的崔傥与崔二十七郎,外加自己心腹崔四郎,居然全都不见,而其人虽然心惊肉跳,却也无奈,也只能在房中枯坐。

坐到太阳偏西,崔四郎方才赶到,李枢也才放下心来。

结果刚一坐下,崔四郎自己便苦笑起来:“李公,有好消息与坏消息,你想听哪个?”

李枢也笑:“随便。”

“好消息是,罗总管此人确实务实,留我们祖孙三人说话时,我告诉他要伏低做小,他眉头都没打一下,便直接应了,俨然是准备用你的南援北进之方略……甚至已经准备遣使南下,与薛常雄修好了。”

李枢再笑:“果然是好消息。”

“坏消息是,他这人务实的异常……他问我叔祖,崔氏在南面还有多少势力,能否联络二郎、二十六郎与程大郎?”崔四郎一声叹气。“还问我叔祖是否与冯无佚有交情,问把太后与小皇帝接到幽州牛河是否会随从?还问我们,李公自是关陇名族,既可以弃黜龙帮,将来又会不会弃他?”

李枢听到最后一句,终究难绷,却是忽的一下站起身来。

然而,这位昔日黜龙帮二号人物,在客房内兜兜转转半日,到底还是坐了回来,然后勉力来笑问:“仓促来投,不能取信于人乃是寻常……好在他信得过崔氏。”

崔玄臣叹了口气:“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怕只怕要李公对这罗总管伏低做小,才能取得一方任事之权。”

“罗术能对薛常雄伏低做小,我如何不能对他伏低做小呢?”李枢反而坦荡了起来。

“正是此意。”崔玄臣也肃然道。“李公的根基都在黜龙帮,想要一图雄才,到底还得借外力回身取这份基业而代张行的……总不能离开河北去关西吧?而且真要去关西,以白横秋之根深蒂固,莫说不能取黜龙帮基业,怕是只能做个富贵闲人了。”

李枢心中一突——无他,这话过于突兀,崔四郎很明显是在暗示,即便是同病相怜的崔氏那几人,尤其可能是崔傥,恐怕也在刚刚的私下交谈中质疑了他李枢的关西身份。

甚至,崔玄臣自己也在担心。

这些河北人!

李枢心中发苦,却只是再度来笑:“说得好,只要还存了一份念想,就不能西去的。”

崔玄臣如释重负。

另一边的登州,随着夕阳西下,张行一行人也抵达了登州境内的一座县城,而这个时候,程大郎的不安已经到了极致……哪怕是张行路上还安慰了他一句。

没办法,真没办法,自己暂署的地盘上,自己老家附近,自己招的人,自己的故旧,即便是张首席信他,知道不是他的授意,可总要承担责任吧?

真有一日,黜龙帮地盘再大了些,要真正任命一个龙头,或者进入大行台,开大会的时候,有人提一嘴此事,到时候怎么说?

如今只能指望这些人并非刺客,而只是间谍了。

“我等是东胜……东夷人的间谍,那位大都督安排的,这次随行,本意是想行刺杀之举,只是没想遇到昔日故人,更兼张首席威仪出众,让人心折,所以不敢动手。”随着为首之人下拜招认并奉承起来,程大郎脑瓜子都嗡嗡了起来。

“威仪?”张行忍不住吐槽一句。

他都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威仪?尤其是今天,那些少年游侠搞得跟马戏团一样,还威仪。

“跟周乙不一样,这郑二郎因为年龄缘故我是认识的。”秦宝打断下方那人稍作解释。“当年在登州打过几次,他素来怕我,这次见到我便显得慌张起来,所以漏了馅。”

这就对了。

张行点点头,方才来看程知理,却并不追责,反而问了个意外的问题:“周乙这人程大郎知晓吗?”

程知理茫然摊手。

张行于是解释了一遍缘由,乃是早年便凝丹的登州黑道高手,当日上过芒砀山劫纲,现在据说信了真火教,南下去了。

程知理这才醒悟:“这不是周乙,是赵议,他用的母姓假名!表面上粗鲁,其实是半个精细人。”

张行摇摇头,不禁感慨:“登州游侠何其多,何其散乱……而且怎么个个都是精细人呢?”

“没办法。”秦宝幽幽一叹……很明显,来到登州老家后,他话就多起来了。“这地方先是个针对东夷的总管州,是个军州,然后又连着东夷,教人筑基的武馆也多,黑道逃命也都从此处过,三征也都从这里走……游侠自然多,而且不精细或下不去。”

张行点点头,终于再看向那下拜之人:“郑二郎,你是自作主张来刺杀,而是郦子期给你们有说法?”

“是有说法。”被捆缚严密的郑二郎赶紧做答。“大都督说,白娘子被困在东胜……东夷那里,程大郎这里肯定要招兵防卫,我们几人是登州人,又与程大郎相识,过来必然会得用,然后张首席又必然会来登州做接应,便让我们趁机作为,到时候程大郎无地自容,只能倒向东夷……”

“我视尔等为兄弟!”程大郎气急败坏,再度抢在面色不善的马围与白金刚之前开口。“就这般害我?”

郑二郎也有些惭愧,直接低头:“今日也有些顾忌程大哥好意的意思,才那般尴尬。”

程知理还想呵斥,张行却摆手制止:“老程,你不要计较,这事跟你无关,最多是个失察……这是那位大都督来给我打招呼呢!”

程大郎强压不安,便要来问。

孰料,张行反而看向了那几人:“郑二郎,那位大都督是大宗师,又位高权重,还极擅用间,你们在东夷地界地被他拿捏使用也属寻常……所幸今日你们主动收手承认,倒也不是不能做个赦免……去晋北如何?那边正缺人手。”

郑二郎连连在地上叩首,口称愿意,马围和白金刚早已经不耐,前者更是赶紧一挥手,让人将这些刺客带出去了。

人走了,张行方才与几人做解释:“是三娘的事情……郦子期如何会指望这些人杀了我?或者说,能杀我了固然是好,但杀不成也是个说法……他是让我做好准备,千万不要小看这次落龙滩之行。”

“是警告吧?”白金刚蹙额提醒。“警告我们不要带大军过去……省的把避海君招惹出来,到时候不好收拾……路上首席不是说了吗?千金教主提醒的,我们这边出兵,避海君就会动,东夷那边出兵,分山君就会出来。”

“不是。”马围脱口而对。“不是出兵就一定会有真龙阻拦,而是说,若真龙被唤醒,一般而言只会阻拦对面的军队过来,或者相互斗争。”

“真龙这般没有计较吗?”程大郎反而不解。“故事里的真龙,不都是挺聪明的吗?”

“谁知道,也可能就是不聪明,也可能是被至尊下了命令,还有可能是有怨气。”马围干笑道。

“这就差不多了。”程大郎叹了口气。“我们登州这里,其实对这两位真龙也不熟悉,只是因为三征的缘故,这个二十年里忽然跑出来两回,也都有些糊涂。”

“若是这般,千金教主哪来的言之凿凿?”马围明显一愣。

“我仔细看过一征二征的记录。”张行插嘴道。“一征的时候是东夷震恐,上来就请了避海君,然后避海君涨潮,使落龙滩化为浅水,阻断进军,然后大魏这里请出分山君,双龙相争,下方是大宗师、宗师结成军阵在水上作战,宛若神话;二征的时候,是东夷人诱敌深入,待后方杨慎忽然造反,趁大魏退军时方才请出避海君涨潮落火,然后分山君方才出动,再度与之争斗。”

“这么说确实有缘故了,郦子期也似乎有理由来做这个提醒,他是怕我们谁过去,惊动了真龙,到时候闹得不好收场。”秦宝眉头紧锁。“可白总管怎么办?真要把一切都压在她身上吗?”

在场几人表情各异,心思不同……说实话,大家都好像抓住了点什么,也都有点迷糊,然后全都不知道如何权衡利弊。

“当然不能。”张行倒是决心已下。“这件事到了眼下,必然牵扯到分山君、避海君,也会牵扯到东夷与我们……具体利弊,因为情报缺失,委实难以判断,但既然难以判断,咱们也没必要判断,只按照既定计划,去落龙滩接人就是……于公于私,都不可能弃三娘与诸将士在彼处的。分山避海,也要一起来当。”

话到这里,张行顿了一下,方才开口:“再说了,我既是从落龙滩逃回来的,而且还是从那两位真龙鼻息下逃出来的,便总要往那里走一遭……看着近了,一步步的强盛起来了,但这天底下最强的真龙差距到底有多大,总要看看的。不止是我要看,咱们黜龙帮也得看,因为咱们得事业也迟早会对上这些真龙。”

众人晓得这位首席决心已下,再加上真龙二字委实惊人,便都不再吭声。

倒是秦宝,心中微动,似乎想到了什么——当日自家这位三哥从落龙滩转山中逃回来,乃是当面遭了龙厄的。

黜龙帮,黜龙帮,说要剪除暴魏,说要一统天下,说要利天下,说要尽量让人平等,但偏偏用如此生僻的词来定这个帮,不会是因为当日的心魔吧。

众人收敛心神,只去准备物资后勤,迎接后续部队,自然不必多言。

而距此地约莫千里之地,落龙滩的另一边,白有思没有半点阻碍,早已经轻松夺取了龙骨山城。

“总管。”龙骨山上,程名起来到抱着长剑望向戈壁滩发呆的白有思身后,直接认真提醒。“此地地势险要,不得不防……总管可有策略?”

“有。”白有思回过头来,平静做答。“让咱们的登州老人先过,过了以后不着急走,等所有人都过了龙骨山,然后再一起出发……不过过去的人也不能闲着,要传令下去,让他们沿着河去各处滩涂割芦苇,用芦苇立一个营寨。”

“芦苇立营寨?”程名起大为不解。“不怕着火吗?”

“防着点便是。”白有思无奈道。“这边除了垂柳根本没有树木,垂柳又扭曲不成材,只能用芦苇……不要涂泥,稍住几日,走的时候还能拆了做柴草,前面的路可不好走。”

“既是总管吩咐,我照做便是。”程名起打量了一下身前的白三娘,想了想,点头认可,却又再三连问。“不过,前面东夷人果真愿意让路吗?还是要再打一仗?若打仗又该如何?在此地设伏吗?”

“都不好说。”白有思回头看着这位经历过三征的黜龙帮头领笑了笑。“要不要打不好说,但也没几日就要见分晓了,而且我准备马上派第二个使者过去接应咱们的齐王殿下了,至于在哪儿打也不好说……你心里明白,做好准备就是。”

程名起点点头,面不改色走了下去。

秋高气爽,白有思难得机会,继续抱着长剑,挂着罗盘,望着西面戈壁发呆,甚至远眺向了根本看不到的落龙滩。

就这样,两日之后,在白有思视野所向却不能及的地方,落龙滩核心地区南端隘口处,东胜国大将、左亲卫大将军,之前担任过郦子期副帅的高千秋正在自己那座永久性大营的房舍内召见新抵达的使者。

“如此说来,你在釜岭那般作为竟是被胁迫的吗?”听了片刻,高千秋居高临下,冷眼来笑。

“自然如此。”原釜岭关副将刘延寿在地上叩首以对,再抬起头时已经是血污涕泪满面。“高副帅,那种情形,若不从她,必死无疑……你不知道,她杀王将军如杀一只鸡……当时不止是我,在场所有人都不敢出一声,她说要举杯满饮,我们只能全都举杯满饮。”

“这我倒是信的,这我倒是信的。”高千秋叹了口气。“可你既如此畏她,为何还要临阵反水呢?”

“不是临阵反水,是她自家以为我会服从,还把我当做使者送来。”刘延寿赶紧道。“而我此时若不能立功,求得大都督原谅,我家人如何?难道我要弃了全家去中原吗?我又不是高副帅这般名门出身,整个河北、北地都是同宗。”

高千秋笑了笑:“如此说来,倒是要防着我反水了?”

“末将不敢!”刘延寿只能无奈叩首。

“起来吧。”高千秋想了想,也觉得没什么可计较的,便抬手向门口侍卫示意。“给刘副将弄个座位,拿个热巾过来擦擦脸。”

刘延寿如释重负。

而待其人落座擦脸结束,又喝了一杯酒水,高千秋方才继续来问:“那白娘子想让我们放他们走?是真心的吗?”

“确实是真心。”刘延寿解释道。“依着我看,她只是想带人回去……能战能胜,自然就战了,战而胜之麻烦的,肯定是要先礼后兵……你让她走,她就走,不让她走,她就来打。”

“这倒是……无话可说了。”高千秋点点头。“所以,这次也是先礼后兵了?”

“算是。”

“算是?也罢,那你自诩要立功,又有什么说法?”

“我出发时她正在过龙骨山……十万之众,其中大部分是之前的俘虏,少部分是之前登州和徐州来的流民,只有一万登州老兵,如今也不足数了……”

“原来如此。”

“依着我看,她遣齐王这种贵人过来,其实是缓兵之计,想要敷衍高副帅,趁机夺取龙骨山,然后赶紧越过来。”

“你是说……”高千秋表情古怪。“她若全队过了龙骨山,是敢再来打我的?”

“在下没这么说。”刘延寿再三解释。“但她肯定是有以齐王和我这些使节作掩护意思的,因为过龙骨山是大队行军最危险的时候。”

高千秋点点头,然后沉思片刻,再来询问:“所以,你的意思是什么?”

“那我就要先问高副帅了,高副帅的意思是什么?你准备放白娘子径直走了吗?”刘延寿居然反问。

“他杀了我好友钱支德,杀了我大东胜国那么多将士,还破了足足四五关城,我岂能容忍?”高千秋神色凝重。“唯独此人修为极高……按照郦大都督的说法,此人与那司马正之修为绝不可以常理来论,这俩人是宗师,寻常宗师就都不是对手,大宗师也拿不下,所以,她让那齐王殿下来作的威胁,不是没有根本的……我也不得不谨慎。”

“这就是我指望高副帅在大都督面前替我转圜的立功根本了。”刘延寿也严肃起来。“不瞒高副帅,依着我看,那白有思白娘子的胳膊在与钱老将军作战时伤的极重,怕是没那么大威风了……便是之前径直入釜岭关,看似强横,其实也是以斩首而作避战之态。”

高千秋心中微动:“如此说来,你的建议是,咱们现在发兵东进,趁着他们被龙骨山一分为二的时候,突袭其部?”

“还可以用火攻。”刘延寿进一步提醒。“末将来的路上看的清楚,秋后戈壁滩上荒芜,偏偏充作来路的河畔颇有滩涂,到处都是枯黄芦苇,沿途收集一二,到了龙骨山下,人手一把火,此战便可了断。”

“好计策,好计策!”高千秋连连颔首,却又反复摇头。“但我不会中白娘子这个好计策的!”

刘延寿茫然一时。

高千秋也不遮掩:“刘副将,你不觉得按照你的方略,我分明是在学钱老将军的行止吗?你想让我自投罗网是不是?”

刘延寿大惊失色,再度弃座跪地:“高副帅!我所言俱是真心!何曾要引诱副帅去自投罗网?”

“或许吧。”高千秋笑道。“或许是你中计而不自知呢?”

刘延寿沉默一时,状若茫然,只能小心提醒:“可是副帅,你想过没有,若是白娘子没你想的那般聪明,你可能会错过最后一次击败此人的机会,此生都不能与钱老将军复仇了!”

“我想好了,你也不用说了。”高千秋摆手正色道。“不能尽信你,也不能不信,不能畏缩,也不能冒进……我之前就派出了哨骑,现在再派出一个使者,假装答应她,却要留你跟齐王在营中做人质,然后观察龙骨山的情况……若是她委实破绽明显,我便发兵,若不明显,我便等她过了这百里戈壁滩涂,只在这里以逸待劳,再来攻她!”

刘延寿无奈,最后来言:“副帅扣着我们,果真能取信白娘子?不会打草惊蛇?”

高千秋摆手:“我自有手段。”

刘延寿哑口无言,只能闭嘴。

又隔了一日,随着日落,龙骨山下的芦苇营地中,因为要防备火灾,却居然没有点起几个火把,不过,此时仲秋,双月如双目高悬,倒也有些清亮,而白有思便在双月照耀下,于龙骨山顶召集了所有头领,然后盘着腿宣布了一个军令:

“明日一早,已经过来的八千登州老营,全都出动,拆了芦苇营地,人手一捆,奔袭高千秋的落龙滩南营。”

也是盘腿而坐的众人闻言多不言语。

其实,并不是没有话说,比如程名起就想问:“这几日哨骑明显,而且今日白天来了使者,芦苇营寨暴露明显,为何不等对方主动来攻,以逸待劳?”

马平儿也想问:“总管左臂伤势如何?非要做战吗?那使者不是说许我们走了吗?”

钱唐也想问:“齐王不管了吗?”

王伏贝也想问:“兵马足够吗?要不要从这次解救的俘虏中抽调个五六千?”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几人都没有开口,只有王振笑了几声,却也没有说话。

最后唯独阎庆,明显有些小心:“高千秋不是号称名将吗?而且部众极多,手下修行者也多,总管又受了伤,真要主动开战吗?”

白有思本想解释,高千秋这个人,谨慎多疑,又有钱支德的前车之鉴,自己反反复复送了真真假假许多混淆信息过去,又派了齐王这些人安他的心,给他错误的安全感,他必然会疑虑不前,只会选择落龙滩入口等待机会等等……

但是,最终白三娘也没有说这些话,停顿了一下,她从怀中取出一封今日刚刚从高千秋使者手中获得的信来,然后在几人的注视下打开信封,缓缓念了其中两句:

“按思思之前记叙,此事首尾已经尽知,便是之前猜度了。而当此之厄,别无他法,只所谓一与一,勇者得前耳。思思且当其重,仲秋之后,我亦将提十二营兵马东进,与你会剑于落龙滩。”

一言迄,白有思环顾几人,眉目挑起:“诸君,今日咱们且当其重!”

双月清辉红光之下,众将皆起身拱手,口称得令。

pt

上一章
书籍目录 | 加入书签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