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这下糊涂了,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还是没搞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大官倒是搞明白为什么他刚才思考的时候觉得孔融让梨的故事里,到底是那里让他觉得有点不太对了。
他想到了另一件事,他们现在所学的知识,有些典故确实是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但也有一些,是一些稗官野史。
这一类的故事就很难找出正史的依据了,甚至有一些直接就是神话传说或者民间传闻,根本就没有事实依据的。
他也开始怀疑,难道孔融让梨的故事,是某个人为了教育后人懂得谦让的道理而编造的?
想到这合理,他忍不住问道,“朱先生,难道是因为孔融让梨的故事是编撰的,而不是事实发生过的?”
朱先生示意孩子们围着他坐下来,缓缓讲道,“你对所学到的东西能产生质疑,然后经过了思考去深究它,这是一个很好的做学问的态度。
不过具体到这个故事,也不能轻易的认为它就是后人编撰的。
孔融此人是历史上确实存在的一位历史人物,他从小就有了不小的名气,这一点也可以从正史里的记载可以证明。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它在不同的史书里都有记载,而且这些史书也都是非常严肃的史书。
照以往的经验看,孔融让梨的故事是真实发生过的,当时应该不仅仅是只有他们自家人在场,应该还有旁人在。
这个旁人经历了这一幕,心中欣赏当时还是孩子的孔融的优秀品德,于是之后把这个故事传了出去。
想来这个旁人应该也是个比较有名的历史人物,为人非常正直,从他嘴里说出来的话,其他人都相信,所以才有了这个故事进入了正史的事情。
照这么看,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是不用怀疑的。”
大官想了想,觉得朱先生说的对,既然正史里都有记载,又有其他几部史书作为佐证,说明这个故事应该不会有假。
但这并没有解除他的疑惑,于是他问道,“那为什么刚才我们兄弟姐妹几个分梨,却出现了既然不同的结果呢?”
小鱼儿也附和道,“是啊先生,我们杨家也是知礼的人家,我们从小,父母亲也教导我们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
谦让这一点,我们自问做的也不错,在家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兄弟姐妹之间和睦友爱,对待仆人丫鬟也非常和气……”
小鱼儿似乎有点委屈似的,竟说起来没完,朱先生好不容易等她说话的间歇,才安慰道,“你也不要委屈,你们刚才分梨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同样是最真实的。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原因也是很复杂的,并不能简单用礼仪的高低来解释。”
大牛有点不服气,“先生,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啊?”
朱先生对孩子们很有耐心,他继续解释道,“我们刚才重现了孔融让梨的故事,可你们有没有想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现在是大宋朝了,这里边相隔了也快有一千年了。
这一千年里,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圣人之礼的认识,也许根本的核心价值还是一样的,但表现出来却也有了不同。
那个年代的道德表现也许就是那样,而咱们这个时代的道德标准表现出来,就是你们刚才那样。
两者之间也许看上去结果截然不同,但实际的根本的核心并没有什么不同之处。”
朱先生的解释有点深奥,孩子们这个年纪不一定能完全理解,不过站在不远处的杨怀仁算是听明白了。
同样的道德标准,在不同的时代,或者是不同的事件里,表现出来的样子也许有所不同,但根本核心价值上是没有太大区别的。
孩子们还在思考,朱先生特地顿了顿,留给孩子们一定的时间,也不指望孩子们能立即就想明白,但他们能思考这个问题,给了他们启蒙,这就足够了。
朱先生接着说道,“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看到的东西不同,得出来的结论也不同。
这世上的道理有些事原本就有的,是人们后来慢慢发现的,也有一些道理是从不同的故事里总结出来的。
这种总结出来的道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不断完善。
孔融让梨的故事里教育人们要懂得谦让,但这个谦让呢,也有不同的理解,不如你们先尝尝你们手上的梨子,尝完了说说梨子的味道,再来思考我刚才说的话。”
孩子们没有多想,这会儿还真是有点口渴了,便抱起自己分到的梨子吃了起来。
大官吃了一口他分到的那个最小的梨子,露出了笑容,感觉梨子虽然小了一些,但同样的甘甜多汁,非常美味。
但小燕儿吃了一口那个最大的梨子,却撅起了小嘴,一看就知道那个最大的梨子大概根本不怎么好吃。
朱先生看到孩子们的表情,又一次笑了起来。
大官也意识到哪里不太对,问道,“小妹,你的大梨子不好吃吗?”
小燕儿点点头,“嗯,不好吃,硬邦邦的,还有点柴。”
大官忙把自己好吃的小梨子送到了妹妹手里,“来,你吃我这个,又甜又多汁,可好吃了,你那个不好吃的梨子给我,我尝尝看。”
小燕儿很开心,哥哥最疼爱自己了,露出了幸福又可爱的笑容。
大官把小燕儿刚才分到的那个大梨子拿了过来,在其他几位弟弟妹妹的好奇注视下咬了一大口。
接着他嚼了几下,表情也变得不那么自然了,大牛急切地问道,“哥,哥,到底怎么样,难道真的不好吃?”
大官心里想着继承父亲的衣钵,所以对食物的了解上,比其他几位弟弟妹妹要多了不少。
他点了点头,“嗯,不太好吃,咬上去有点硬不说,梨肉嚼起来不但太够甜,口感也比较差,好像嚼到了什么絮子似的,很柴很柴。”8)